导读: 赢博体育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开启限时“0首付”、理想汽车成立以来首次官宣降价、周鸿祎公开售卖迈巴赫,置换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拼营销、抢流量、压价格激战正酣。 在此背景下,车企如何确保自己留在“牌桌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步的“进化”路在何方? 4月24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开启限时“0元季”,下订Model 3指定版本现车可以享受“0首付”和优
赢博体育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开启限时“0首付”、理想汽车成立以来首次官宣降价、周鸿祎公开售卖迈巴赫,置换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拼营销、抢流量、压价格激战正酣。
在此背景下,车企如何确保自己留在“牌桌上”?新能源汽车行业下一步的“进化”路在何方?
4月24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和Model Y开启限时“0元季”,下订Model 3指定版本现车可以享受“0首付”和优惠利率,下订Model Y指定版本现车可以享受限时“0首付”或“限时0息”。
这距离特斯拉官宣降价不过3天。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Model 3/Y/S/X全系在中国大陆地区降价1.4万元。
特斯拉宣布降价,理想汽车紧随其后。4月22日,理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理想L9全系,L8、L7的顶配Ultra版本、中配Max版本降价2万元;L8、L7的低配Pro版本降价1.8万元;旗舰MPV理想MEGA降价3万元,起售价调整为52.98万元。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率先实现盈利的车企,理想汽车一度被誉为市场“优等生”。此前,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数次表达了对降价策略的审慎态度。2023年5月,李想在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仍明确表示“目前没有降价的考虑”。
然而,在新能源市场重塑的进程中,面对友商的步步紧逼,理想也走向了以价换量的道路。
事实上,2024年开年,比亚迪官宣降价后赢博体育,新能源汽车迎来新一轮“降价潮”。据不完全梳理,进入4月份,小鹏、问界、蔚来、智界、腾势、领克等数10个新能源品牌宣布降价或置换补贴。
其中,小鹏G9和G6限时减免2万元;P7i限时减免最高5万元;P5置换补贴1.5万元等。此外,问界新M7入门版车型——M7 Plus大五座后驱版售价下调2万元;问界新M7 Max五座后驱智驾版售价下调1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领克最主力的新能源车型领克08 EM-P也加推新款车型,起步价下调3.3万元。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半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渗透率首次突破50%,市场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这或许意味着2024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发展的一年。
在此关键节点,优先保份额,确保自己留在“牌桌上”是新能源车企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中,电池占据绝大的比重,成车降价与产业链周期性变动密不可分。
供应端,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开始持续下探,目前价格徘徊在10万元/吨的价格关口。这直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提供了空间。此外,特斯拉、理想、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率先实现盈利,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其降本增效的空间也更大。
然而,新能源汽车普遍降价的现象并非单纯的成本优化所致,市场竞争的加剧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年,小米汽车强势进场,给纯电轿车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鲶鱼效应”影响下,行业的产品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比亚迪、理想、小鹏、领跑、吉利等新能源车企争相发布新产品。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说过“世上没有降价两分钱抵消不了的品牌忠诚”。市场竞争给消费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的同时,也给车企销售带来了新的挑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78.8万辆,同比增长25.2%;3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0.9万辆,同比增长29.5%,环比增长82.5%。车企面对产能过剩的压力,大概率会选择以低价策略促进销量。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从高速发展期逐步迈向成熟期,产业链规模效应的形成让价格下行成为了正常趋势。从短期来看,价格下降可以刺激消费需求,增加车企销售收入,但价格拉锯如果持续很久则对整个行业不利。
德鲁克曾在《未来的管理》提出,贿赂消费者是行不通的,是不可持续的。“价格战”只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降价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导致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面对降价浪潮,新能源车企更需要理智看待,追求销量的同时,不忘产品品质与服务的提升,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应对市场挑战。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小米汽车高调入局,比亚迪、理想、小鹏、问界、智界加速迭代,而另一方面,高合汽车、威马汽车陷入僵局。
市场波谲云诡,没有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独善其身。身处其中,车企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抢滩市场。
已具备规模化的车企,打得起“价格战”,靠降价策略维护客户黏性;新生入局,抢流量、“破圈”营销,以此吸引消费者眼球;尚未实现盈利的车企,却进退两难。
诸神混战,适者生存。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周期性调整转型,或许,底层技术创新、产品的差异化才是提升品牌认知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