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期《“带货”上两会》中的特色产品,是州人大代表、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开志带来的一套由广南县圆梦社区扶贫车间生产制作的校服。“我们的扶贫车间做民族服饰、特色拖把、校服等等,款式多、样式全,都是我们社区居民做的,我都想拿来。” 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于2019年7月批准成立,社区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底弄水库移民安置点等,搬迁安置对象涉及18个乡镇70个行政村256个村小组
本期《“带货”上两会》中的特色产品,是州人大代表、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开志带来的一套由广南县圆梦社区扶贫车间生产制作的校服。“我们的扶贫车间做民族服饰、特色拖把、校服等等,款式多、样式全,都是我们社区居民做的,我都想拿来。”
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于2019年7月批准成立,社区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底弄水库移民安置点等,搬迁安置对象涉及18个乡镇70个行政村256个村小组,是文山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辖区共有1596户8034人。
圆梦社区成立之初,同步规划建设了安置房、学校、医院、便民服务窗口、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四点半课堂”、儿童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活动室、乡愁馆等文化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居住的条件舒适便利,实现“办小事不出社区、办大事不出镇”。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广南县针对圆梦社区实际需求,在原有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投入540万余元,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两个项目,项目配备包含居家养老服务、红白理事场所、健身房、棋牌室、音乐室、社区书屋等服务设施,2022年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
同时,圆梦社区始终把就业作为主攻方向,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通过实施外出务工就业、国际鞋服城就业、扶贫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发展产业带动、土地流转增收、社会保障兜底的“七个一批”工程,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让搬迁群众切实稳得住。
其中,广南县安排147.9万元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主体发展“帮扶车间”,在圆梦社区建立了以电子产品加工、手工刺绣、民族服饰等产业为主的3个居家式“帮扶车间”,实行订单式来料加工,搬迁群众可以在车间内自由择业,常年用工量在500人次左右。“帮扶车间”进驻社区后,让部分需在家照顾老、小的搬迁群众找到了就业增收的平台。
从深山到城市,从破旧的土基房到安全稳固的楼房,从泥泞不堪的山间小路到宽阔平坦的城市道路,从看病难上学难到家门口就医入学,从囊中羞涩到家门口就业,搬迁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圆梦社区让搬迁群众就业稳赢博体育、内心安,真正实现了“安居梦”“城市梦”“就业梦”“和谐梦”。赢博体育